講到英語的起源,不免要先從語言的伊始開始講起。
人類語言的最早起源:可追溯到約十萬年前智人(Homo sapiens)具備語言能力,但無文字記錄,語言形態只能依靠比較語言學推測。
歐洲的語言源頭:印歐語系由草原傳入,逐漸取代早期歐洲的多數語言,只留下孤立語(如巴斯克語)作為遠古的痕跡。
書寫系統的確立:歐洲主要使用希臘與拉丁字母,部分族群使用如尼字母;這些都源自腓尼基文字,間接承襲自中東的文字發明。
接著另一個時期:
1. 史前歐洲(新石器時代之前) 在印歐語系進入歐洲之前(約公元前4000–2500年),歐洲可能存在多種「前印歐語言(Pre-Indo-European languages)」,但多數已滅絕,只留少數孤立語(例如巴斯克語被認為可能是殘存的前印歐語)。
2. 印歐語的進入(Indo-European expansion) 語言學與考古學普遍認為,印歐語系來自於 黑海北方草原(Pontic-Caspian Steppe) 的「亞姆納亞文化」(Yamnaya Culture,約公元前3300–2600年)。隨著遊牧與農業擴張,印歐語逐漸傳播至歐洲,取代許多原有語言。
西元5世紀以前(從公元前約2500年後,印歐語進入歐洲),歐洲並沒有統一的語言,而是由不同族群的語言家族組成:
1. 印歐語系(Indo-European languages)
日耳曼語族:分布於今日的德國北部、斯堪地那維亞、丹麥。
凱爾特語族:原本分布範圍廣,遍及西歐大部分地區(高盧=今日法國、伊比利亞半島、英倫三島)。
伊塔利語族(Italic languages):最重要的是拉丁語(Latin),在羅馬帝國成為主導語。
希臘語(Greek):希臘半島與愛琴海地區。
斯拉夫語族雛形:東歐地區,雖尚未完全分化。
波羅的語族:波羅的海沿岸(立陶宛、拉脫維亞一帶)。
色雷斯語、伊利里亞語:現已滅絕的巴爾幹半島語言。
2. 非印歐語系
巴斯克語(Basque, Euskara):至今仍存活於西班牙、法國交界,屬孤立語,起源不明,很可能早於印歐語到來。
伊特拉斯坎語(Etruscan):義大利半島曾存在的重要語言,但後來被拉丁語取代。
其他已滅絕語言:如高盧語、皮克特語等。
👉 簡單來說,西歐主要是拉丁語與凱爾特語,北歐是日耳曼語,東南歐是希臘語與色雷斯語,伊比利亞半島還有早期的非印歐語(如伊比利亞語、塔爾特索斯語)。
冷知識(Fun Facts):
文字的起源與歐洲的書寫
1. 最早的文字(世界範圍)
蘇美爾人(Sumerians):約公元前3200年發明楔形文字(Cuneiform)。
埃及人(Egyptians):約公元前3100年發展象形文字(Hieroglyphs)。
2. 進入歐洲的文字
希臘字母(Greek alphabet):源自腓尼基文字,約公元前8世紀確立。
拉丁字母(Latin alphabet):由伊特拉斯坎字母演變而來,再源自希臘字母;羅馬帝國使之廣泛傳播,最終成為今日歐洲大部分語言的書寫系統。
如尼文字(Runic alphabet):日耳曼民族在公元2世紀左右使用的字母系統。
延伸閱讀(可靠來源)
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– Indo-European languages
Oxford Research – History of English
British Museum – The origins of writing
Ancient.eu (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) – Phoenician Alphabet
UNESCO – Endangered Languages in Europe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