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4日 星期日

《波希米亞人》歌劇與真實「波希米亞人」的關係

 


《波希米亞人》歌劇與真實「波希米亞人」的關係


在查找"Marble Halls"這首歌的背景時,發現它是由歌劇<<波希米亞人>>一劇改編而來。沒看過這齣劇的我,很好奇它跟我們常聽到的「波希米亞風格」之間的關連性有多強!於是就用Perplexity Pro幫忙找了資料,以下就是整理過的結果,也一併跟大家分享。就當作上課補充資料囉!


歌劇《波希米亞人》(La bohème)中的「波希米亞人」並非指居住在中歐捷克的波希米亞地區的民族或居民,而是借用19世紀以來「波希米亞(Bohemian)」這一隱喻意涵,塑造一群不受傳統束縛、崇尚藝術創作、生活拮据卻情感豐富的年輕都市藝術家。具體來說:

真實波希米亞人:指歷史上居住於今捷克西部(首府布拉格)地區的居民,擁有斯拉夫民族文化、語言與歷史脈絡。


歌劇中的「波希米亞人」:源自法語 bohémien 在19世紀變化出的比喻用法,最初因將羅姆人(Romani)誤認為來自波希米亞,進而引申指巴黎拉丁區等地的窮困藝術家群體

因此,普契尼與原著作家馬紮爾等借用了這一文化隱喻,將羅道夫、馬塞洛等四位青年定性為「波希米亞人」,主要在強調他們反主流、自由奔放、以藝術為生命重心的生活態度,而非真實的捷克波希米亞族裔。因此,這種用法與地理民族之間並無血緣或文化上的直接關聯,只是展現被浪漫化的次文化符號。


普契尼是誰?

普契尼1858年12月22日出生於義大利托斯卡納,父親是風琴師,在他五歲時去世,他被指定為繼承人後,就讀於當地的音樂學院。

14歲時,他成為教堂管風琴師,並靠著在娛樂場所彈鋼琴謀生。18歲時,他被威爾第的歌劇《阿依達》所感動,促使他認真學習,目標是移居米蘭。經過努力,他被米蘭皇家音樂學院錄取,拿到了成為職業歌劇作曲家的門票。19歲時他的《讚美吧!民眾》受到讚揚,22歲時他創作了《光榮彌撒》,常在音樂會演奏。進入米蘭音樂學院後,他生活貧困,在母親和醫生叔叔的幫助下才得以入學,但母親的少量匯款不足以維持他的生活,與歌劇《波希米亞人》情節類似。

和他住在一起的人是馬斯卡尼(Pietro Mascagni),他因歌劇《鄉村騎士》而聞名。 1884年,曾在比賽中被評審拒絕的歌劇《Fairy Villi》在米蘭首演,獲得巨大成功,著名出版社Ricordi獲得了這歌劇的版權。隨後,他與女友埃爾維拉同居,但由於她與丈夫尚未離婚,所以兩人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都沒有成為夫妻,雖然普契尼最終與她結婚,卻屢次發生婚外情。

看完劇作家生平,來看歌劇故事吧!


《波希米亞人》歌劇故事概要

背景

故事發生於1830年代的巴黎,圍繞四位窮困的波希米亞青年──詩人羅道夫(Rodolfo)、畫家馬塞洛(Marcello)、音樂家紹納爾(Schaunard)與哲學家柯琳(Colline)──以及與他們相識的一位年輕女裁縫咪咪(Mimì)與馬塞洛的前女友慕塞塔(Musetta)所展開。

第一幕(平民閣樓的聖誕夜)

羅道夫等人在冷得發抖的閣樓裡燃燒手稿取暖,好友紹納爾忽然帶來食物與酒,並相約等下到咖啡館慶祝。房東來催租,幾杯酒下肚後竟被四人灌醉趕出屋外。好友們外出後,羅道夫獨自留下完成稿件。此時身懷脂膏的女鄰居咪咪因燭光熄滅慌張敲門借火。兩人相識,羅道夫熱情以詩人經歷取悅她,咪咪則述說自己作為刺繡工的生活。夜色中雙人合唱《O soave fanciulla》,確認愛意,並手牽手前往咖啡館。

第二幕(Momus咖啡館)

眾人置身熙攘市集前的室外咖啡館。慕塞塔攜帶年長贊助人阿朗西多(Alcindoro)現身,唱起誘惑馬塞洛的《Quando me’n vo’》,最終巧妙使阿朗西多為甜蜜午餐埋單。好友們要付帳卻囊中羞澀,慕塞塔暗中替他們支付。人群裡賣藝與叫賣聲不絕,波希米亞式的歡樂氛圍盡顯。

第三幕(恩弗爾關卡的對質)

數月後凜冬將盡,閘門旁的帳篷裡,咳嗽日重的咪咪找到馬塞洛,訴說羅道夫先前因猜忌棄她而令其心傷。馬塞洛允許咪咪聆聽羅道夫對他的真心獨白──原來他為保護她逃離,更恨自己的貧困無法救治咪咪。二人和解,並約定春天再續前緣。慕塞塔與馬塞洛隔牆吵架,四人於對唱《Addio dolce svegliare alla mattina!》中離開。

第四幕(閣樓的最後日子)

時值寒冬深處,閣樓裡僅剩羅道夫與馬塞洛追憶往昔戀人,其他兩位好友正省錢用簡陋晚餐自娛。慕塞塔手挽重病的咪咪出現,將她帶回閣樓求助羅道夫。眾人變賣家當、典當大衣,為她籌措藥費與食物。咪咪與羅道夫再度相擁回憶相識橋段,卻因病情加劇而消逝。臨終前的平靜與溫暖化作最後慶典,然當眾人返屋時,已只見羅道夫悲痛哀呼,帷幕落下。


所以這齣描繪四位窮困卻熱愛藝術的好友──詩人羅道夫、畫家馬塞洛、音樂家紹納爾和哲學家科林──與兩位女子──繡女咪咪和歌女慕塞塔──之間動人的愛情與友情,成了2025秋季班歌單中這首"Marble Halls"的靈感來源,它是Feet of Flames表演中的其中的一首歌曲。還沒聽過的人兒,可以去找來聽喔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