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這句出現在莎士比亞戲劇《哈姆雷特》中的名言,到底在說什麼啊?
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最近出現的一支 ig 影片,演員們(現任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也在!)在不同的單字上進行強調,改變了句子的語氣與重點,讓文字蘊含的意義瞬間產生微妙的變化。以下針對可能強調的不同之處,說明其對句意的影響:
1️⃣ 強調 "TO BE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大寫的 TO BE,強調「存在」本身:這樣的重音讓人感覺哈姆雷特在深思「活著」究竟是什麼,它意味著什麼?此時,句子的焦點放在 「存在的本質」,探討生存的意義,而不只是生與死的選擇。
📝 解讀:
「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存在?活著只是呼吸著,還是要擁有意義?」
2️⃣ 強調 "OR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強調抉擇(OR) 本身:這樣的語氣讓問題的重點落在「選擇」,而非單純的生或死。哈姆雷特此時的內心矛盾與掙扎更為明顯,他並非單純考慮死亡,而是猶豫應該選擇哪條道路。
📝 解讀:
「這是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嗎?還是有第三條路?」
3️⃣ 強調 "NOT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強調「不存在」的可能性:這種強調讓人覺得哈姆雷特更接近決定「不活了」,對「死亡」這個概念抱有更強烈的探索與思考。他可能在暗示死亡是否是一種解脫?
📝 解讀:
「或許死亡並不可怕,而是值得選擇的?」
4️⃣ 強調 "THAT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這裡強調該問題的重要性:這樣的語氣表達的是「這才是最核心的問題」,也就是哈姆雷特認為自己當前最關鍵的困境就是「生存與死亡之間的抉擇」,並非其他事物。
📝 解讀:
「這個問題,才是最值得思考的核心問題!」
5️⃣ 強調 "IS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強調問題的「確定性」:這樣的強調方式像是在說「這不是別的問題,就是這個問題!」。觀眾會覺得哈姆雷特已經認清、面對現實;即,這個問題無法逃避,無論如何都得處理。
📝 解讀:
「這就是我現在面對的關鍵問題,沒有別的選擇了。」
6️⃣ 強調 "QUESTION"
"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the QUESTION."
▶ 強調這是一個「無法回答」的問題:這樣的語氣讓人覺得哈姆雷特對這個「問題」充滿困惑,無法找到答案。他可能在懷疑,這個問題是否真的有解?
📝 解讀:
「這真的是個有答案的問題嗎?還是根本無解?」
這句話不長,卻很經典。也在於它會隨著演員以不同的語氣演繹與語境,會展現出豐富多樣的內涵喔~酷!
重點整理:
強調 "TO BE",探討存在的本質
強調 "OR",突顯選擇的矛盾。
強調 "NOT",更接近死亡的思考。
強調 "THAT",表現問題的核心。
強調 "IS",肯定這就是最重要的問題。
強調 "QUESTION",懷疑這是否真的有答案。
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何莎翁的作品,能流傳數百年,因為文句蘊含的哲理與層次極為豐富,每個人都能在不同時刻,讀出不同意義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